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訓練的動機設定


肌力與體能訓練之初, 對於訓練的動機設定


每個人一開始接觸肌力與體能訓練,都會有自己的動機(motivation),因此在訓練之前,我希望大家對動機有基礎的理解。

動機的種類
動機有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之分,內在動機就是基於個人的主動,對於某項事務是純粹的喜歡,相較於外在動機,沒有獎勵(如獎金、讚揚等)也能有高度熱誠的投入。


動機還有更多的分類,成功的運動員通常具有精熟取向動機(Mastery-Oriented Motivation),動機具有此性格的運動員通常會表現出對成功的定義是"可控制"的因素 ,比如今年在美職的投手陳偉殷很常提到控制好自己可以控制的,我相信他明年的表現會更;努力熟練掌握挑戰的任務,成功是因為努力和辛勤的準備而來,面對失敗,認為失敗不是威脅,失敗是可以克服改進的。()


很多人起始的動機也許很單純,而在肌力與體能訓練是需要長期投入並融入生活裡的前提之下,將動機慢慢修正成精熟取向動機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因為,肌力與體能訓練並沒有一個萬用公式可以套用到每個人身上,以硬舉來說,單純將重量從地板拉起來的動作,從初學到熟練,從小重量到大重量,過程是需要不斷的修正,修正便是精熟取向動機的表現。


以我來說,初學硬舉並不容易,加上本來就有下背受傷的問題,要完成一個標準的傳統硬舉並不容易,即使那是一個只有我體重一半不到的重量,如今我可以在下背有坐骨神經壓迫的狀況下,以傳統硬舉不算掙扎的拉起1.5倍體重的重量(165公斤)而不會覺得不舒服,這個過程就是不斷的修正、注意每個可控制的細節而獲得的結果。雖然今年硬舉設定的目標是2倍體重沒辦法達成了,不過這也沒什麼,就是再調整就好了。


精熟取向的動機設定,並不是只能運用在肌力與體能訓練裡,既然我們說是訓練,那麼訓練過後取得的能力當然也能運用到生活每個面向。


()參考"教練的競技運動心理學-易利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為什麼訓練要設定運動和休息的時間比例 ? 賀爾蒙適應篇


賀爾蒙適應最能反應運動與休息之間的「劑量反應關係」。訓練無非是要讓身體更強壯,而賀爾蒙適應正是訓練的目的,更進一步的說我們要的是「合成型賀爾蒙」的反應。

合成型賀爾蒙最經典的代表就是睪固酮,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出版的教科書提到,要提高青少年血清睪固酮濃度需要:
大肌肉群的動作:如深蹲、硬舉、爆發上膊
高強度:85%~95%最大重量
多組數
短組間休息:30秒~1分鐘(有爭議,待後論述)
長時間投入阻力訓練:2年以上。

關於短組間休息,在重量訓練方面,目前的研究報告均傾向完全恢復,至少3~5分鐘。但對於資深的訓練家來說,更好的方式是「自覺強度量表」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cales),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恢復能力不同,相同強度的重量和訓練量,有人可以2分鐘就恢復,有的人可能要5~8分鐘。

而恢復的能力涉及到很多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年紀、生活型態、開始投入重量訓練的訓練年紀。「自覺強度量表」必須要累績一段時間的訓練經驗,一般新手常常有過度放大強度的問題,因此新手建議每次重量訓練的組間休息至少要在3~8分鐘,再觀察自己的恢復時間是否縮短或延長。

採用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賀爾蒙會發生什麼反應?

首先必須要說明,高強度的阻力或能量系統訓練是不可能組間不休息的,這在能量系統篇和神經肌肉篇均有說明過。因此,只有低強度才不需要組間休息,而通常這類型的運動會引起「分解型的賀爾蒙」反應,最具代表的就是腎上腺素-戰鬥或逃跑。

腎上腺素只要在50%最大攝氧量的強度就會開始增加一直到最大強度,但是只要休息兩分鐘就可以恢復到安靜值。所以低強度長時間不休息的運動(甚至長時間的無論是靜態或動態的勞動),血液中的腎上腺素一直維持在很高的濃度,其中腎上腺皮質固醇-可體松,又在II型肌纖維中有比較高的分解反應,因此這樣的運動模式只會降低運動能力。美國諸多資深的教練會戲謔的說「想要毀掉一個優秀的運動選手,叫他去慢跑就對了」。



簡單結論一下,經過三篇分別為能量系統、神經肌肉系統、賀爾蒙適應的說明為什麼訓練要設定運動與休息的比例,目的只有一個:訓練要能製造強壯的身體,只有反覆暴露在高強度的訓練區間身體才會朝著強壯的方向適應。而且這個原則不只適用在運動員身上,一般人也是,隨著年齡增加,身體不像青少年時期一直處在成長的反應之內,過了生理高峰期隨著而來就是退化,但是這退化的現象並不恐怖,它是可以逆轉的,扎實的高強度訓練,50歲的中壯年可以比20歲的青年還要強壯。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給新手的建議—Endeavor to train


Endeavor名詞動詞中文都翻譯為努力的意思。如果再看英英翻譯,會有更精確的解釋,Endeavor的英文名詞解釋是:試著去達到一個目標(an attempt to achieve a goal.);動詞解釋則是:奮力的去做或完成某件事(try hard to do or achieve something.)不管名詞解釋或是動詞解釋,都是先有目標存在,再去努力實現。

新手在肌力與體能訓練之前,請先設定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必須是具體可以實現的而且越簡單越好,比如說一週二次的訓練課,為期一個月,目標的設定就是,每次都準時去訓練

完成後再設定下一個目標,比如說上過8堂肌力與體能訓練課,正常來說應該具備安全操作深蹲、硬舉的能力,那麼接下來的目標可以是,一個月的期間,每週一次自主的訓練,每次都準時去訓練

最後而且很重要的是,每次完成一個目標,記得給自己一個獎勵,可以是一場電影、一頓大餐、或是買哥吉拉公仔(?)等等,訓練才能長長久久。

當然,隨著能力越來越好,目標就要慢慢增加強度,但是仍然不要脫離具體、可以實現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