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內建三種能量系統
第一種是盡全力但是只能維持10秒的磷化物系統
第二種是醣解系統或乳酸系統,肌肉內的磷化物含量不夠再合成腺嘌呤合甘三磷酸(ATP),於是靠著分解血糖和肝醣最終轉化成乳酸,再由乳酸分解提供ATP給肌肉細胞使用
第三種是有氧系統,在低強度運動或是休息的狀況下,在細胞的粒線體內經由克勞柏循環提煉所有可以提供能源的東西給身體使用。
上述三種能量系統使用順序
依照運動強度由高到低為 : 磷化物系統接著是醣解系統最後才是有氧系統。
但如果是以時間由長到短來分類的話,剛好是反過來。
因為高強度的運動不能維持太長的時間,所以身體要降強度好讓身體恢復,就算不停下來,身體也會強制降強度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全力衝刺800公尺,磷化物系統降強度到乳酸系統或許還不會有很明顯的感覺,因為乳酸系統還能在高強度環境下,提供很充足的能量給身體,所以速度還可以保持的很快,但是乳酸過渡到有氧系統就會很容易感覺強度減弱,因為速度會降的很明顯,我相信有跑過的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經驗。
我們要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就要不斷的暴露在高強度的訓練區間
所以每此操作高強度訓練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在身體強制降強度之前就要休息,讓身體在有氧區間補充身體所需要的ATP以應付下次的高強度運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